最早在三萬年前,河南許昌曾發現貓熊存在的證據──貓熊的臼齒化石。(報導

考古學家推測,當時的古代貓熊可能是供人類獵取食用,其皮毛甚至做為藥用。

又於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獸部第五十一卷獸之二貘記載:「皮為坐毯臥褥,能消膜外之氣,故字從膜省文。」貓熊有去風濕之效。

而貓熊之記載,最早可追溯於東晉郭璞的《爾雅注》。

《爾雅‧釋獸》對「貘」字的解釋只有「白豹」兩個字,其注:「貘似熊,小頭,庳腳,黑白駁,舔食銅鐵及竹骨。......」

這是古代第一次對貓熊這類的生物有文本記載的資料文獻。


        7ac880519724363742a75b8f.jpg 
(但個人以為,就爾雅注形容的貘,似乎如圖示的更為相像,而非貓熊。不過資料已年代久遠,不可考)


大陸人稱此黑白生物為「熊貓」,而臺灣人稱其為「貓熊」。

實則上,其名稱應是「貓熊」才是。

其爭議來源在於西元1869年,法國傳教士戴維(Armand David)至大陸傳教時,在大陸山區發現貓熊的行蹤,並對其展開一連串的研究,將其定為「熊科」,英文名稱則是「panda」。但當時「panda」已被小貓熊所佔據,大概是貓熊體積大,應是把「panda」搶走,小貓熊則淪為「lesser panda」。

panda 源自尼泊爾語,意為「食竹者」。

爾後,經過進一步考查,貓熊應定位於「貓熊科」,且於西元1940年在重慶舉辦動物標本,這也是第一次公開的貓熊標本。

由於中西方文字念法順序的不同,按西方文字順序是由左到右,而中文字之念法是由右到左,因此對大陸人而言,「貓熊」變成了「熊貓」。


臺灣的「貓熊」正名運動早已展開,所以當兩隻黑白胖子來臺灣時,千萬別再稱其為「熊貓」囉!



關於貓熊的故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mk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