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壹、說在此篇之前:

今年的司法特考報名一過,其實早在之前,我就很想寫這一篇了,尤其是在這種怪誕的年代,培養出許多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,因此謀生出更多的鍵盤能手時。

會來這個部落格的讀友,我想大部分都是有志於考公職或是司法相關考試的考生,有些人是法律本科生,有更多的人是從未接觸過法律的人。

不論觀看的您是哪一種,希望能對我下列的一番話多多思考、認真想清楚,這樣的身分與職務,真的是您要的嗎?




貳、首先,想任這個年代的公職,必須具有極高的抗壓性及超級健康鐵打一般的身體。

現在,我覺得私人業界的壓力真的不算是什麼(別誤會,我個人從前也待過私人業界,遭遇過的待遇說出去都讓人嘖嘖稱奇,絕對不會比大家所遇過的好到哪裡去),任職公務員,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壓力來源。

「期之如聖賢,用之如牛馬、視之如盜賊、棄之如敝屣」----大家必須體認,這句話正代表了現今台灣公務員在民眾眼中的地位,司法人員尤其如此。

許多民眾認為公務員僵化、貪心、擺爛、推託、不識人情,於是總冠上「恐龍」、「肥貓」、「既得利益者」等語來加以批評。

我不否認公務員中,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,但那不是全部、也不是大部分,而是在這體系中的幾枚老鼠屎,我相信私人業界,這種人更多,甚至更為誇張,要說肥貓,公務體系下的肥貓總會受限於所謂的「配給制度」(我把公務員的階層薪水表比喻成配給),但私人業界,肥貓卻是無限上綱!

好比在一鍋粥中發現一顆老鼠屎,除了顯而易見,也等於大家會認為那鍋粥全部崩壞,全都不能吃了。

民眾對公務員的看法也是一樣,發現一個壞的,便否定所有好的,然後謾罵、批評,重新煮一鍋後,期望這鍋裡的粥是完好無缺、毫無雜質的,但您想,這可能嗎?

一種米養百樣人,人有百百種,什麼業界都一樣,我常常自嘲,擁有的權利義務不成正比,其實我們連私人業界的勞工都不如,而「公務員」這個標章,本身就是原罪。

這誤解下的枷鎖強加於吾身,時時面對大眾這樣的眼光,心理壓力能不大嗎?


至於,為什麼我說要有健康鐵一般的強健身體才能擔任公務員?

就拿我自己本身為例,雖然我的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,但準備考試的那壹年,卻是我身體狀況最好的時候。

踏入短短三年有餘的公職生涯後,健康狀況可以說是每況愈下,一年當中,除了感冒外,進出醫院也不下三、四次,就連胃鏡,我都照了兩次,潰瘍、胃痛、胃食道逆流甚至已經變成家常便飯。

這還不算什麼,乳癌、長瘤、流產等、甚或抵不過心理壓力去看心理醫生、自殺的,也多有耳聞。

身心壓力皆大,都是無形中漸漸累積而來,更不用說頭髮白了好幾根、皮膚差了、內分泌失調、月經兩個月才來一次的後遺症。

所以想任公職,最好先把身體練好,這環境,也非常需要新鮮的肝。



參、對我們來說,公務員只是一樣工作,也是另一種服務業,大家毋須把它想得太美好。

考過國家考試並沒有比較優秀,只代表會唸書考試而已,這種篩選的考試制度,私人業界難道沒有?!僅代表取得任職於這項職務的資格而已,只是一個老闆是私人公司,我們的老闆是國家,如此而已。


處於特別權利關係下的我們,擁有的義務多於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,對於法律的責難,我們動輒則咎,一點不經意小疏失,好一點是行政處分而已,運氣差一點,則是刑責加重準備吃牢飯,更不要說國賠事件可能隨時沾染上身。

形式上我們是公務員,實質上我們等於是勞工,甚至我們連基本的勞動三權都沒有,更不要說私人企業的國內外員工旅遊、三節獎金、春酒、尾牙大獎等等。

我們對於制度不爽,不能集結公會,不能上街遊行表達訴求(所以我只能在這部落格裡抱怨述說),只有生日禮金(還逐漸縮水)、尾牙吃飯(就是吃飯,抽獎獎品可能是罐頭3個),尤其對單身的公務員,更沒有所謂的教育津貼、生育津貼,連郵局的公家優存,也不過是比照定存利率去算,一個月最多只能存1萬元,該優存帳戶只出不能進。



肆、媒體及民眾最愛戰的議題不外乎是18%優存、身分保障、其他福利如國民旅遊卡、退休金制度。


對此,我只能表示:

請不要論戰18%,那是年代久遠的產物,講出來只會笑死人。

更不要論戰公職身分的保障,不要忘了考績法的存在,長官不爽你,做得不好也一樣可能被免職,更慘的是不爽你就調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單位去。

也不要說我們福利好,甚至有國民旅遊卡。國民旅遊卡是拿我們的不休假獎金去交換過來的產物,說好聽點是為了刺激國內旅遊消費,實際上是政府要省錢,不然大家的不休假獎金絕對不會只有區區的1萬6000元,如果可以選擇,我寧可不要什麼國民旅遊卡,請把決定權還給我們,讓我們自己決定是要休假還是要領錢。

至於退休金,早年的退休金是由國家核撥,之後改制如同勞工一般,由國家核撥一部分,公務員從任職時每個月也會扣除所謂的「退撫金」,等到退休時,便可以領國家及你自己提前上繳的退休金,這就是目前公務員的退撫金制度,其實想想,跟目前的勞退新制,有什麼太大不同的差別呢?

說穿了,現代人的壓力這麼大,奇怪的疾病一堆,這筆錢拿不拿得到都還是問題,誰能保證屆退休年齡時,我還活著?即便活著,這些錢泰半也是要貢獻給醫院,又誰能保證,屆時退撫制度不會崩壞?這筆錢等同付諸流水。但我能不提撥嗎?不行!這不是你可以決定的,而我們也知道現在繳的這筆錢,都被現正在領退休金的人拿去了;但勞工可以不提撥嗎?可以,勞工可以自己決定是否另提那上限6%的退休金。

且說公務員薪水高,如果理解公務員的薪水結構及漲幅,這指控絕對是不成立的。

要論基層公務員的薪水,隨便跟沒有營利事業登記的攤販相比,我們的薪水可能是他們的九牛一毛,更重要的是,我們一分一毫都要納稅,那些在喊我們白拿或浪費納稅人錢的人,你們真正有資格說這句話嗎?

公務員也是有父母、有家庭、有血有肉的人,也是付出勞務獲得勞資報酬的人,領這些薪水,不代表公務員是民眾的狗或僕人!我們領的薪水,除了是民眾納的稅以外,其中也有我們自己繳的稅。

民眾納的稅,用途有很多,包含國家許多重大建設,及去公家單位洽公所得之服務,每天走的路、夜晚亮起的路燈等等周遭的一切,都是納稅得來的結果,並不完全是給公務員薪水,尤其對沒有納稅或逃漏稅的人,其實才是最沒有資格及批評這一切的人。


伍、再來便是去年很夯的議題,那就是考績制度。

考績制度,基本上就是一項人為操縱的遊戲規範,說穿了,其實跟私人業界沒有什麼兩樣。

第一年一定是另予考績,這一年的考績,不算入之後影響升遷的考績中,只會影響到考績獎金的多寡而已。

這個另予考績,總是有一種奇怪且不合理的不成文規定,那就是百分之九十八拿到最高的只有「乙」。

為什麼?因為法規有限制甲等考績的比例,總不能讓資深且無大錯的老鳥吃「乙」,反正另予考績不計入考績升遷,以至於演變出新人的第一年的考績幾乎都是「乙」的慣例。

從我踏入公職生涯的當日開始,資深的學長姐會早早替你打一劑預防針,即便早已被告知多次,但當我真正拿到考績通知書時,心理還是很不舒服,學長姐也只能安慰,因為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,這就是現行的慣例制度,就跟很多私人業界的不成文慣例一樣,沒有什麼道理可言。

人為操作的考績,本身就沒有什麼公平可言,只要是人都有喜惡,多少都會感情用事,這很自然,但如果硬性規定比例限制,就是制度上的不公不義,這也是為什麼我個人非常反對丙等強制比例的修法。



陸、總結:

最後,民眾及媒體最喜歡放的大絕就是:不爽不要做啊!反正一堆人等著考進去做!

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:不爽就考上來做啊!反正一堆人等著看你怎麼做!

其實,這一切的道理很簡單,不在其位,不知其苦。

但實際上,我們也不期待民眾能體會並深入了解,畢竟連能打著新聞自由免死金牌的媒體,都無法了解其中辛苦,常常做出自以為正確的謬論及報導,加深不知情卻只能片面接收資訊的民眾對公務員的仇視,我們真的也無能力讓民眾了解。

只是希望,對真正做錯事的人,大家可以給予唾棄及不恥,但對於其他認真於工作上的人,大家能夠多給予掌聲與鼓勵,並不是一昧地謾罵與誤解,我們要求的僅此而已。

因為當我們自暴自棄變成大家口中的謾罵對象時,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。


另外,同場加映一篇文章「醫療崩壞中,我該怎麼辦?」:鄉民懶人包

套入公務員的身上,也非常適用,就是有一堆鍵盤酸民,只是酸及嘲諷他們所不知道也無法涉及的人事物,卻不知道當這些人都灰心意冷後,最大的損失者是他們自己。


*雖然人微言輕,但亂事者更多,這篇禁止一切未經同意轉載,並且開放留言,有問題或有錯誤的部分,尚請不吝指教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mkang 的頭像
    jmkang

    幕落,戲起

    jmk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